陰歷就是農歷嗎(農歷不等同于陰歷)
茆綠海 ? 2021-11-10 15:20:02 ? 7114次 ? 黃歷
農歷就是陰歷?
歷法,一個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,卻也經?;煜母拍?。
所謂歷法,就是根據天象制成的計算時間的方法。我們如今經常接觸到的相關概念有:陽歷、陰歷、公歷、農歷,以及不常接觸的概念如干支歷、月亮歷、太陽歷、星辰歷。
大多數(shù)人根本弄不清楚陽歷、陰歷、公歷、農歷之間的關系和區(qū)別,以至于簡單粗暴地認為,陽歷=公歷,陰歷=農歷,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!
還有一種錯認知,以為陰歷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歷法,而陽歷是西方舶來品。但實際上呢,也絕非如此。
陽歷,即太陽歷,是根據太陽運行規(guī)律制定的歷法,觀察的是太陽在不同季節(jié)的位置變化,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,計365.25天(一個回歸年),分攤給12個月,每個月平均是30.4375天。如分攤給10個月,每個月平均是36.525天,如分攤給18個月,每個月平均是20.2917天。
陰歷,即太陰歷,是根據月球運行規(guī)律制定的歷法,觀察的是月相的周期變化,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個月,計29.53天,乘以12個月,一年大概是354.36天。
星辰歷,即干支歷,是一北斗七星斗柄為坐標,北斗星斗柄朝東,天下皆春,北斗七星斗柄朝南,天下皆夏;北斗七星斗柄朝西,天下皆秋;北斗七星斗柄朝北,天下皆冬。斗轉星移,形成四季交替。
二十四節(jié)氣歷,以冬至日為歲首,從今年的冬至日,到下一年的冬至日為一歲,一歲為365.25天,因此四年一閏。
因此,公歷是陽歷,二十四節(jié)氣歷是陽歷,干支歷是陽歷,彝族十二獸歷是陽歷,彝族十月太陽歷是陽歷,彝族十八月歷是陽歷。
陽歷的特點是四季準確,氣候規(guī)律,但月份與月相盈虧對應不上,1號未必是新月(朔),15號也未必是滿月(望)。
陰歷的特點是月份準確,初一肯定是新月(朔),十五或十六肯定是滿月(望),但與太陽運行周期對應不上,所以時間一長四季就會混亂,夏天變成冬天,冬天變成夏天。
陰歷一年是354.36天(29.53×12),陽歷一年是365.24天,陰陽合歷必須協(xié)調農歷年與回歸年間的這一的矛盾,于是設置了閏月,每2~3年置1閏,具體閏周是19年置7閏。
我們算一下誤差。按照陽歷算,19個回歸年共6939.75天(365.25×19),按照農歷算,19個農歷年共6939.55天(354.36×19+29.53×7),這個精確度,不得不佩服中國古人的智慧了。
球繞太陽轉一圈是一年,但是精準一點,就是365天5時48分46秒。這么算下來,為了補上時間差,每四年就會有一個閏年。
猜你喜歡
相關推薦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toplearningteam@gmail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